2015年應對氣候變化主題展覽及“全國低碳日”系列活動日前在北京拉開帷幕。作為我國第三個全國低碳日,今年全國低碳日的主題是“低碳城市:宜居可持續”。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發展方式帶來的資源能源緊缺、環境約束加劇、碳排放增長過快等問題在城市集中體現,交通堵塞、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城市病”日益蔓延,氣候變化引起的高溫、洪澇等極端天氣也頻繁出現,嚴重威脅居民安全和城市正常運轉。加快推進低碳發展,不僅是順應國際潮流、承擔國際責任的戰略選擇,更是推動城市持續發展、建設宜居低碳家園的內在要求。
在去年11月發表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中國宣布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2015年應對氣候變化主題展覽同日開幕,這是我國首個“全球低碳日”以來連續第三年舉辦。圍繞這一主題,應對氣候變化主題展覽展示了城市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全球城市低碳發展的浪潮,介紹了我國推進城鎮化的頂層設計,開展低碳城市、低碳園區社區試點的經驗和成效,描繪了推進城市低碳發展的美好藍圖。
為提高全社會節能低碳發展意識,2012年9月,國務院決定自2013年起將每年6月全國節能宣傳周的第三天設為全國低碳日。這是著眼于我國低碳發展大局的重要決定,體現了國家對普及應對氣候變化知識、宣傳低碳發展理念的支持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