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甜咸粽子、甜咸豆腐腦之爭甚囂塵上,儼然已經將中國分成了南北方兩派,對于這種分歧一般認為只是口味與習慣的不同造成的,至多不過互不打擾,各吃各的。與此相似,在太陽能熱利用領域也同樣有著“甜咸”之爭——平板太陽能熱水器與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器的較量,即使到現在也未有定論。
前些年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器大賣的階段,恰逢平板太陽能問題頻出、備受詬病之時,許多同行都開始轉行,在平板太陽能打拼多年的胡廣良和他的團隊做出的選擇并不是自暴自棄或改旗易幟,而是繼續在自己認定的道路上走了下去。對此,胡總只用一句話來評價當年的決定:“不是因為成功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成功。”
五星太陽能董事長胡廣良舉杯慶祝企業二十周年
25年五星平板路
如今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可以說是平板太陽能與真空管太陽能平分秋色,分別在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打開了自己的一片天,稍微了解太陽能歷史的人都知道,最早的時候太陽能市場并不像現在如此復雜,自悶曬式之后,平板式就開始一枝獨秀,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真空管太陽能和“太陽能教父”黃鳴的出現,才使平板太陽能漸漸式微,而就是在這一微妙的時間點之前,胡廣良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開始了自己太陽能帝國的建設。
胡總出生于1964年,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廣東人,他有著廣東人非常明顯的特點:普通話很Q,打扮得干凈利落,行事有原則,有一股敢沖敢干的勁。為什么這樣說呢?看看他的履歷便再明白不過了,1980~1984年,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1984~1986年,于廣東機械學院任教;1986~1989年,華南理工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1990年,扔下鐵飯碗,他開始下海,開始了被稱為“陽光事業”的太陽能之路。
胡總是一個認死理的人,“只要認準了就去做,一定會有希望”,這是他創業時期的格言,而在外人看來,看準了平板太陽能卻是別人沒有想到的。創業前,胡總對太陽能有過一段較長時間的考察,他發現,雖然外國人發明了真空管式太陽能集熱器,但這一發明卻長時間躺在實驗室與理論數據中,要想將它用在尋常百姓的生活里,“絕非一日之功”。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成為必然趨勢,而要想在高樓上用太陽能,那么平板太陽能絕對是不二的選擇。實際上,國際市場的數據也支持了胡總的判斷——平板太陽能是絕對的主流,即使到現在,國際市場上也是以平板太陽能為主。
但是僅僅在一年之后,胡總發現自己判斷錯了,這一切還得從1991年之后第一支平民化真空管的問世說起,從這時候開始,真空管太陽能就如同高空墜物一般加速前進,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判斷失誤,反而讓胡總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原因有兩點,“我們還是堅持平板太陽能,就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它的安全性,真空管是不能鋼化的玻璃,存在自爆的可能性,與之相比平板太陽能更安全可靠。”胡總認為這是真空管太陽能很難克服的缺點;
另一點,胡總認為平板太陽能的優勢還在于可以更好地與建筑相結合,尤其是在城鎮化的進程中,這一點尤為重要。因此,在此后的24年,五星一直按照著胡總設定的這一軌跡不斷前進,無論是真空管風風火火的“家電下鄉時代”,還是平板太陽能飽受詬病的艱難時期,胡總和他的五星都在這條路上苦心孤詣著。
獨一無二的五星
1990年,胡總創立了五星,經過20多年的艱苦創業,五星已成長為中國平板太陽能熱水器第一品牌。20多年來,胡總帶領五星團隊完成了4萬余例太陽能熱水器工程、約250萬平方米,為節能減排和環保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這些光鮮成就的背后,無需贅言也能感受到當年胡總所歷經的風雨,對于這些,胡總總結為一句話:“困難肯定有的,在創業階段,大家都不了解太陽能,賣產品的還要充當宣傳員的角色對大家進行科普,業務、人才、資金、管理者許多方面都需要我們一點點去探索,可以說是一路摸爬滾打。”
獨特的方向與經歷,賦予了五星獨特的優勢與特點。平板太陽能與真空管太陽能各有所長,在過去的20年中,分別在各自擅長的城市與農村市場樹立豐功偉績。“平板太陽能在城市慢慢得到推廣,很多真空管太陽能卻銷售業績不佳,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優勢。”
胡總認為,五星在產品、技術、設備、營銷等方面經過多年的打磨都形成了特有的優勢,但這些優勢歸結起來最核心的還是人才優勢。胡總曾不止一次自豪地說:“我們五星擁有各類的人才,產品研發,工程營銷、施工、管理,企業管理,生產,銷售等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才,五星才會有今天太陽能熱水器整體解決方案上的各種能力,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說到這里,胡總進一步解釋了其所言的核心競爭力,他說,有些老牌的家電商家,包括中山、順德的一些家電商家,前些年大規模進軍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開始的時候雄心勃勃,設立了幾年內要做到幾千萬甚至幾億元的營業額目標,但最后都以失敗告終。原因是什么呢?他們簡單的認為,自己的經銷網絡有5000~6000家,之前的經銷商做的就是與太陽能相類似的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爐灶器具等產品,但事實卻遠遠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太陽能熱水器是需要設計的,而家電商家沒有這樣的人才,這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作為有二十余年工程經驗的五星,擁有著行業內最為頂尖、數量最為眾多的設計、施工管理等人才,而且,五星還實現了人才的共享,當工程商需要工程方面的幫助時,五星會給予無償支持,“正因如此,我們才會在業內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才逐漸與萬科、綠地等國內一線房地產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就在前幾天,我們又獲得了萬科在長沙十幾個樓盤的合同。”胡總高興地說道。
當然,胡總也十分懂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他說,前些年家電商家進軍太陽能的失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說明了五星的核心競爭力是難以模仿的,是很難形成的,因此胡總有了向五星多年的工程代理商進行全面幫助的想法,同時讓代理商自己成為施工管理的人才。“我們計劃在每個省,都會配上設計人員、施工指導人員、售后人員,從頭到尾都會跟進,幫助代理商做工程,即使工程選用的配件不是我們的,我們也要為其把關,保證質量,不能因為配件的問題而連累整個工程。同時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向工程商灌輸工程方面的知識,幫助其迅速成長。”胡總說道。
五星太陽能董事長胡廣良
“星星”之火,終會燎原
自2009年以來,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就進入了一個低谷,而現在又遇上了房地產市場的一蹶不振,經過這些年的風吹雨打胡總自是泰然自若,他經常說,這種行業洗牌、轉型升級的事不管在哪個行業總會出現的。話雖這樣說,但五星還是受到了這股風浪的影響,2014年,五星銷售總額略有增長,在如此環境下能取得這樣的成就,胡總認為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近年來國家對環保節能的關注度越來越強,并在許多城市推出了強制安裝政策,這是平板太陽能熱水器民用市場增長的關鍵所在;第二點則是五星自己積極應對當前的形式,勇于創新,在產品、技術、應用領域等方面不斷開拓新的增長點,保證了總銷售額的正增長。
由于種種原因,太陽能熱水器的民用市場近些年遇冷,銷售噩耗頻傳,在這樣的情況下,胡總帶領五星太陽能,積極轉變思路,開拓新的領域。對此,胡總說,其實之前人們所了解的太陽能就只是用來生產洗浴、生活熱水的熱水器,而實際上,太陽能能做的還有很多,比如采暖和烘干。近些年,南方采暖的問題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借此機會,五星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將平板太陽能熱水器推向了采暖領域,進入后才發現,這一市場甚至超過太陽能熱水器的民用市場,而且應用范圍也很廣,不管南北方還是西部,太陽能采暖都有著很強的實用性。
另外一個領域就是烘干,五星將太陽能與空氣源熱泵結合起來,在南方以熱泵為主,在西北就突出太陽能的作用,以節能高效的姿態進入烘干領域,為此,五星今年特地成立了太陽能熱泵烘干事業部。“2014年,我們著重在烘干領域下功夫做了一些示范,發現這一市場也要比太陽能生活熱水市場大很多,在做的過程中我們抓大放小,有重點地去做。比如在寧夏我們做枸杞的烘干生產線示范工程,該項目有100多條線,每條單價100多萬元,只這一個項目銷售額就達到了1億元。正是看到了全國烘干市場的巨大潛力,我們才決定成立烘干事業部,經過討論,我們明晰了它的職責,即幫助原來的經銷商網絡推廣新的業務,整理培訓資料,培訓業務員,制作全國太陽能熱泵烘干計劃,比如海南推檳郎烘干、貴州推煙草烘干、青島推海產品烘干,現在,全年的計劃基本上已經制定完成,具體工作任務也已經分配到人。為什么大家都如此樂觀?就因為我們對新開拓的業務充滿信心。”胡總說。
無論是一片坦途或是荊棘遍地,胡總都始終保持著一顆“陽光的心”,他認為,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但不是現在的付出就立即會得到回報,所以做事情一定要給大家帶來好處,這樣才做得起來、做得長久,“目前太陽能行業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但如果對環境和大眾沒有益處也不會存在這么久。節能環保是國策,我們所從事的是陽光事業,雖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肯定是光明的,因此不只是2015年,對整個未來我們都很有信心。這是因為20多年來,我們五星太陽能積累了一些優勢,政府也在積極推動,這讓我們更有信心與能力去把握未來。”胡董以激情滿懷的這番話結束了我們的這次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