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應該肯定的是,在低碳時代,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能源中最為豐富的能源利用形式之一。人類對能源的應用,無不是以低中溫熱能消耗為主的,逐漸發展高效、高強度、高密度的能源轉換技術。采暖制冷、熱水洗浴等,無不使用著低中溫熱能。平板太陽能集熱器是帶有透明蓋層的絕熱六面體扁盒,圍護著一個可吸收太陽能的集熱體,能適應太陽能的分散性,低能流密度和克服不少漫射輻射的缺憾,同時,也能置身于狂風暴雨、陰晴雨雪的自然環境之中。可以說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占據的領域和地位是不可被動搖和取代的。
了解了平板在太陽能熱利用領域的特點,我們再看看平板在人類能源歷史中扮演的角色。說到此,不能不說起地球演化和人類利用能源的歷程,在一本權威專著《低碳經濟的工程學原理》談到,農業文明時期,社會生態與自然生態是相互協調的,應用的能源主要是太陽能儲存下來的地表植物,也可認為是生物質能。但從瓦特蒸汽機的使用開始,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能量密度低的太陽能不能滿足社會需要,這演化了碳文明的悲劇,人類不得不低碳,轉而求助于太陽能和節能技術去延緩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保護生態環境,以便在以化石能源為主的大約一百年內,研究開發出人類可以長期依靠的高效,高密度的能源供應來源。人類社會最終的可預見能源可能是氫聚變能源。所以從根本上講低碳文明或成低碳經濟時代實際上是一個比不可少的過渡期。
從根本上講,所有能源(除潮汐能)都是核能,都起源于宇宙大爆炸,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都來自于太陽這個核反應堆送來的輻射,未來的氫聚變是發生在地球上的核能。一個來自宇宙,一個來自地球自身。
從資源利用角度看,我們不會因地球本身能產生核能,就放棄宇宙的核能,也就是太陽能。畢竟太陽能更具有數量巨大、獲取方便、時間長久、清潔干凈的優點。
從熱力學,我們需要有高密度、高能級的能源,但直接關系人類的最多還是低密度、低能級的能源,也就是中低溫熱能量了,這符合按需、按質用能概念,也更科學和合理。
平板這個最易于,最有效,最低成本的從太陽能獲取中低溫熱能的器件和技術,不會因核能的大規模應用而失去存在的價值,而更是一個與日月共存,與人類未來永續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