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該地區遭遇具有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時,可以減少地震破壞,盡可能減少和預防次生災害,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機電抗震支架是限制機電輔助工程設施位移,控制設施振動,將荷載傳遞給承重結構的構件或裝置。
“中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頻發的國家之一。2017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我國發生3.0~3.9級地震421次,其中3.0~3.9級地震342次,4.0~4.9級地震66次,5.0~5.9級地震11次,6.0~6.9級地震1次,7.0級及以上地震1次。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大地震。
截至2017年12月22日,中國大陸共發生5級及以上地震13次,其中6級及以上地震3次,即四川8月8日的九寨溝地震、新疆8月9日的涇河地震、西藏11月18日的米林地震。臺灣發生5級及以上地震6次,2月11日高雄發生5.6級較大地震,5月16日臺東發生5.6級較大地震。根據各省情況,2017年臺灣共發生6次5級及以上地震,但強度不高,未發生6級及以上地震。在大陸地區,四川的地震強度較高,有一次7.0級地震和一次5.4級地震;新疆有一次6.6級地震和三次5.0-5.9級地震;西藏有一次6.9級地震和三次5.0級地震;云南屬于多地震省,有一次5.0級地震。2017年5級以上地震,即3月27日云南發生的5.1級陽壁地震;11月23日重慶發生5.0級地震。
從統計資料分析,中國大陸地震活動主要有三個特點:中國大陸地震活動頻率低、強度高;西南地區地震活動顯著增加;新疆中強地震活動持續。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地震頻發。大地震不會對建筑物造成很大的破壞。但是,小地震多,容易對管道設施和機電設備造成破壞,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地震可能導致:
管道的晃動和墜落直接破壞了人們的生命和安全;管道破裂對電力系統有影響。水是生命之源,地震后維持生命必不可少;在人體新陳代謝中,三天不喝水可能導致死亡。
電纜橋脫落,線路短路。很可能會發生火災和次生災害。電力系統的中斷也會影響通信,使其無法與外界通信,使救援行動更加困難。
通風系統損壞,火災、煙霧等不能排出,造成呼吸困難等。
因此,在國家標準GB50981-2014《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中規定,在抗震設防烈度6度及以上的地區,需要設置抗震支吊架:
(1)所有防排煙管道和事故通風管道;
(2)對于內徑大于或等于60 m的電氣管道和重力大于或等于150 N/m的電纜梯架、電纜槽盒和母線。
(3)生活給水、消防管道系統,DN65以上;
(4)矩形截面大于或等于0.38,圓直徑大于或等于0.7米的風管系統
地震是不可預測和隨機的,但抗震支架可以保護電力和機械管道,從而減少地震造成的破壞,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