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天下130次大地震中,有90%~95%的傷亡是由于建筑物倒塌形成的。所以,各種建筑和水、電、通信等人命線工程的抗震實力,就成功了把地震災害降到最低的主要。那么地震時影響建筑物毀壞水準的緣故有哪些?
第一與地震本身有關,地震越大,震中距越小,震源深度越淺,破壞越重。第二是房屋本身的質量,包括其結構是否合理,施工質量是否到位等。第三是建筑物所在地的場地條件,包括場地土質的堅硬程度、覆蓋層的深度等等。最后,局部地形對震害的影響也很大。
在選擇建筑場地,須考慮房屋所在地段地下比較深的土層組成情況、地基土壤的軟硬、地形和地下水的深淺等。以下場地就是不利于抗震的:
1.活動斷層及其附近地區;
2.古河道、舊池塘和河灘地;
3.飽含水的松砂層、軟弱的淤泥層、松軟的人工填土層;
4.容易產生開裂、沉陷、滑移的陡坡、河坎;
5.細長突出的山嘴、高聳的山包或三面臨水田的臺地等。
以上即是對于屋宇抗震建造的關聯學問。希望眾人能看重這一問題,對人民的人命平安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