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產業“小而散”的特點仍然非常明顯,雖然行業內企業超過了500家,但就目前整個產業而言還處于一種松散的發展狀態,缺乏專業機構的引導和協同。企業之間各自為政,缺乏合作,而目前國內的技術和市場操作存在嚴重的魚目混珠現象。很多人認為空氣源熱泵熱水器是暴利行業,因此一些不具有規范技術的中小廠商紛紛加入,硬生生把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做成貯水式熱水器的縮小版。有些不負責的廠商抱著不求長期發展、只想“撈一把”就走的心態,為一己私利一味地夸大產品的功能,來欺騙消費者。
盡管我國空氣源熱泵產業開始進入發展的上升期,但很多企業在沒有一定技術和研發實力的情況下就貿然進入,在市場博弈中采取低價策略,安裝過程中草草了事,造成市場中存在很多問題產品,影響了空氣源熱泵產品在客戶心中的形象。
規模經營“抱團贏天下”
盡管目前我國空氣源熱泵熱水器銷量增長迅猛,但市場占有率仍不足5%,而在日本及歐美等發達國家,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占有率已達到85%。
放眼我國空氣源熱泵熱水器行業,區域集聚日漸明顯,并且仍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體。行業集中度非常低,目前還沒有一家企業市場份額超過10%,大型空氣源熱泵熱水器企業在國內屈指可數。因此,只有通過規模經營、擴大規模、提高檔次以及空氣源熱泵熱水器行業間、企業間“抱起團來,才能共贏天下”。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將空氣源熱泵產業整個“蛋糕”做大,才能使企業與品牌都受益。
念好“節能補貼”這本經
日前,空氣源熱泵企業的節能補貼政策已經落地,為空氣源熱泵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但令人擔憂的是,在國家補貼政策延續的過程中,許多廠商卻把節能惠民補貼的“經”念歪了。濫用節能標識、偷換能效概念、忽悠消費者等不好的“聲音”不絕于耳,不僅不利于整個行業發展,更是對國家信譽造成了損害。還沒有學會走路的時候,就想要奔跑,結果注定會跌倒,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空氣源熱泵行業。
商人逐利本無可厚非,企業搭國家政策“便車” 在所難免,但是,如果讓這種搭便車的現象混淆了消費者對政策的正確認知,最終損害的是整個行業的聲譽。對于還是“新兵”的空氣源熱泵熱水器行業而言,在其 10多年的發展中,市場認知度一直是行業迫切需要突破的瓶頸。如果在節能補貼這一利好政策面前,空氣源熱泵熱水器重復前人的道路,后果難以想象。因此,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產業要想贏得好前景,要發展壯大,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念好“節能惠民補貼”這本經。
營銷走“自主品牌”之路
一個產業的發展總是在經歷過大浪淘沙后,才能形成核心品牌,領航行業成熟發展。所以,趁空氣源熱泵熱水器行業還在伊始階段,企業需迅速行動起來,提高研發能力,創新節能技術,積累自身優勢,在市場經濟規律的優勝劣汰準則中以“自主品牌”運作的綜合實力制勝。如果不能緊緊把握住這個目標,那么任何塑造品牌的活動都將是毫無意義的作秀。
許多企業和產品所打的“價格戰”并不能為空氣源熱泵熱水器企業帶來發展,只有夯實基礎,打造高端自主品牌才是空氣源熱泵熱水器企業的出路,自主品牌可以為企業帶來溢價。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產品很容易被模仿,營銷手段也可能被抄襲,但自主品牌是源自消費者心中的情感聯系,是無法替代的。自主品牌塑造是空氣源熱泵熱水器企業應對市場競爭而采取的眾多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自主品牌塑造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升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品牌形象,利用品牌影響力和號召力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從而打造空氣源熱泵熱水器企業的終極競爭力。而提升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品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就在于產品的品質。產品是一切品牌營銷的根本,也是消費者消費的最終目的,因此可以說產品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線。
整合升級才能“百花齊放”
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空氣源熱泵熱水器企業發展將面臨更多風險。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與突破口,就在品質的升級和現有資源的整合。通過品質升級提高產品的適應力來降低生產成本,才能提高產品對環境的適應力,保證市場銷量的穩定增長與企業的穩步發展。同時,空氣源熱泵產業發展壯大還需在傳統資源的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從而促進產品品質、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整體升級。
空氣源熱泵熱水器行業的資源整合“借雞生蛋” 已被各大企業廣泛應用,并在未來發展中,呈現進一步擴大趨勢。資源整合與合理配置,決定企業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的成敗。據調查顯示,空氣源熱泵熱水器行業渠道的拓展,有80%以上是整合了太陽能、空調、建材、凈水、房產配套等資源、渠道優勢,進行市場營銷與競爭。因為采用傳統渠道資源可以利用傳統渠道積累的客戶資源、口碑、人氣等優勢,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到最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