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協會年報數據顯示,2012年太陽能熱利用產業保持穩步發展,太陽能熱水器產量比上年增長12%,太陽能熱水器銷量占到整個熱水器市場份額的58%。儼然,從整個國內熱水器行業規模來看,太陽能熱水器已占據“半壁江山”。
此外,據記者了解,除了58%之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2012年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工程市場增長率為52%,而工程市場主要是陽臺太陽能產品為主導。近兩年,太陽能“進城”論調高昂,各大企業紛紛推出各種陽臺式太陽能熱水器,以滿足城市中高層建筑工程市場需求。力諾瑞特陽臺壁掛太陽能、神太新型高效“微循環”陽臺太陽能、海爾平板陽臺太陽能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益。
三十年風起云涌 由“三足鼎立”到“半壁江山”
隨著世界能源危機和環境的加速惡化,太陽能正在快速地走進人類的生產生活。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30年,可謂風起云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內無參照、外無借鑒的基礎上自主創新,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國可再生能源節能減排的貢獻率達到10%。
專家指出,與傳統的燃氣熱水器和電熱水器等家電相比,太陽能熱水器的節能減排效果更為顯著。據有關資料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的10年間,太陽能熱水器累計節約標準煤總量已達11295萬噸,累計實現減排365.19萬噸二氧化硫、164.16萬噸二氧化氮、282.36萬噸煙塵、24246.6萬噸二氧化碳。難怪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自豪地說“中國太陽能集熱面積世界第一。”
近年來,在“家電下鄉”、“高層住宅強制安裝”、“節能惠民工程”等國家政策大力推動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率先在熱水器產品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如果說前幾年太陽能熱水器已經打破了燃氣熱水器和電熱水器的壟斷局面,實現“三足鼎立”的格局,現如今太陽能熱水器已躍居“半壁江山”的地位。
“第一消費”對象變更 陽臺太陽能應運而生
在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太陽能供應商的經營模式開始出現了“大轉角”的變化。由農村到城市,由民用住宅到公共建筑,由滿足洗澡熱水需求到采暖、工業用熱,以及未來的太陽能熱發電,既是太陽能產業技術和產品的革新,也直接或間接地改變著太陽能企業的經營態勢。如果說十幾年前的單機太陽能推廣針對的是節能環保層面簡單的“科普萬里行”,解決的是老百姓消費者家庭熱水的洗澡需求;那么,當今太陽能則是要從涵蓋太陽能技術、產品、標準、工藝、集熱系統等產業價值本身做普及,推廣的對象也不僅是作為消費者的直接受眾,而是掌握著權能、資源和話語權的社會組織機構或重要人物,如建筑設計院、房地產商、住建委系統、政府要員等。在某種程度上,太陽能的第一消費對象已經發生改變,如業內一直倡導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要開發高層建筑市場,首先要賣給的就是房地產商,也是太陽能能否大舉進城要邁過的第一道坎。
太陽能供應商與房地產商的“博弈”,在浙江神太新型高效“微循環”陽臺太陽能上可以得到一個綜合的體現。
記者通過數十家房地產商采訪了解的情況作出總結,目前房產商對于太陽能的不滿意和顧慮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1、太陽能產品技術不夠成熟,集中體現在集熱換熱效率不夠穩定、冬季使用故障多、產品壽命不能與建筑物同步;2、太陽能產品設計不夠合理,影響建筑美觀和利于空間;3、對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投資有一個相對較長的回收期,太陽能熱水器價格相比電熱水器沒有優勢,增加樓盤成本;4、缺乏統一規劃的售后服務機制,后期維修保養麻煩;5、高層住宅陽臺安裝太陽能集熱器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對此,神太公司相關負責人指出,針對于城市中高層建筑的特點,以及房地產開發商的普遍顧慮問題,神太“微循環”陽臺太陽能推出了六大創新
解決方案:首創“微循環”設計構造,采用高效紫銅復合換熱器,換熱效率相比一般市場上的陽臺太陽能提升30%;“微循環”陽臺太陽能的水箱、管路可隱蔽安裝,陽臺任何位置都可以放置,大大節省陽臺利用空間,美觀度也大增,真正實現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無需充液泵加液,安裝維護更方便。新型“微循環”陽臺太陽能采用直接罐注式結構,安裝或加注介質只要直接用容器導入即可,無需拆分管路或閥門。配置介質容量檢測計,用戶一目了然,隨時監控介質容量,隨時添加,操作簡單完,一切盡在掌控;多元化產品真空管型、平板型陽臺太陽能熱水器,滿足不同開發商和消費者需求;以技術自主研發升級換來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產品價格比常見電熱水器品牌無大差異;“陽光服務工程”24小時專業化、規范化售后服務,讓消費者百分百放心。
專家指出,神太新型高效“微循環”陽臺式太陽能熱水器是一次重大的創新之舉,革新了陽臺太陽能的全新應用方式,為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創造了切實可行的產品樣本。
四大市場、八大領域構建太陽能“帝國”
十年,是一個說長也長說短也短的時間,十年,太陽能從15%的熱水器市場占有率到現在穩坐“半壁江山”的格局地位,客觀上可以說是因為太陽能環保節能的特性符合了當今世界低碳減排的大勢所趨,并且在國家的節能減排任務中貢獻了顯著的成績,加上國家多項政策的扶持鼓勵,以及國民節能意識的不斷增強,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風生水起可謂之必然;主觀上說,是前前后后無數太陽能的付出,太陽能產業自身的堅韌努力:一次次的技術升級、一次次的工藝裝備革新、一次次的產品推陳出新、一次次的市場拓展見證的都是整個太陽能產業的無限能量和光明前景。
盡管太陽能產業目前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如核心企業少、品牌集中程度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一些標準不夠完善、存在無序競爭等,但業界對太陽能的熱利用的未來的還是信心飽滿: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累計集熱面積約為4億平方米,將實現4550萬噸標煤的能源替代。到2015年太陽能保有量達4億,千人為280;2020年保有量約為8億,千人均約650的總體發展目標基本可以實現。
傳統的農村市場之外,未來將繼續拓展城市、工程、國外三大市場,開發和推廣太陽能低溫熱水集成技術、高效平板太陽能集熱器技術、分體式二次回路太陽能熱水系統等新型承壓式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熱水采暖及空調技術、太陽能中高溫集熱技術、主被動結合的太陽房和太陽灶技術和產品、太陽能干燥技術及其他太陽能熱利用在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技術(如海水淡化、工農業用熱水、輸油管道加溫等)、太陽能熱發電集熱儲熱技術八大領域的太陽能市場應用。
可以預見,下一個十年,太陽能將由生產和應用大國向強國邁進,由太陽能熱利用產品制造向創造邁進,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將成為國內外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典型代表。來源中國商報網) |